我國制造業產品的整體質量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,其中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水平差距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,早期故障多、使用壽命短、小問題不斷、維護困難是大部分產品的質量短板和硬傷,這些“小問題”給客戶帶來了經濟損害和質量損失,也損害了企業形象,削弱了企業的全球競爭力,大大影響了客戶滿意度,建立不起來客戶的忠誠度。
產品的質量有60%~70%取決于開發設計質量,優秀的開發設計質量是提升產品質量的必由之路和重中之重,這已逐漸成為了人們共識,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企業管理人員的重視。但在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、在產品的不同成熟度階段,人們如何通過開發設計來解決產品的質量頑疾、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、預防問題的再次發生,從而高效提升產品設計質量、逐步提升產品的質量競爭力,在理念和方法上認識模糊,在實踐上缺乏系統性和精益思想。
本系列文章針對“如何提升產品設計質量”這個有意義的問題,從理念、基礎、流程、方法和實踐幾個方面進行探討,拋磚引玉,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。
![]()
理念
追求卓越的企業,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日本的優秀制造業企業,是值得我們那些追求單項冠軍、隱形冠軍的企業研究和學習的目標。在經營上要真正地將“客戶第一”、“質量第一”等理念貫徹下去,以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為目標,回到經營的原點,為了在接下來的10年更好的生存下定決心、堅定信心在企業內部推動產品質量的提升革命。
基礎
提升產品質量的基礎在于“不輕易改動”,但現實的客戶需求往往是多樣化的,如何解決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和”不輕易改動“之間的矛盾呢?答案就是模塊化。模塊化是以模塊作為產品組成的單元,依靠系統性的方法論和標準化的特點,采用主動方式去解決產品多變的一種科學解決方案。注意,沒有采用系統方法論、不是基于全流程產品架構設計的模塊化,不是真正的模塊化,對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。
![]()
流程
需要基于“有效提升產品質量”重新審視企業的產品開發設計流程,在流程中加入防患于未然、問題解決的步驟、活動和控制手段,基于并行設計的思想,將面向產品生命周期各環節的設計DFx (Design for X)引入設計環節,可實現產品質量提升和開發周期縮短的雙贏。
![]()
方法
利用產品質量的標桿管理、質量功能展開QFD、DFx設計方法、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、故障樹分析FTA、5問法等方法,去發現產品質量問題、解決問題、防止再生,直到防患于未然。
實踐
產品質量的提升離不開理論加實踐,只有實踐,才能只有基于精益思想的實踐,才能不盲從、不折騰、不烙餅,才能切合實際地不斷改進。經過自身驗證的理論和方法,才能真正地融入到企業的管理中去。
提升質量,沒有捷徑。這是我們不太習慣、也不擅長的“慢工”,消極等待不行,指望一蹴而就也不現實。唯有加強危機意識,堅定信念,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,優化流程,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方法,真刀實槍地開始干,才能逐步鑄就產品的質量實力。
本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【可靠性雜談】,其原創為知識谷。